给海外工程师的几点建议

原创作者:Hyder-FG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节,想必很多工程类的毕业生签到了中建xx,中铁xx,中交xx等海外的公司。也许大家对海外的工作还有很多陌生和畏惧,作为在港工作了七年的工程人事,周围也有一帮从事工程行业的朋友。借着学会这个平台来谈谈关于海外工作的一些看法。希望同行批评指正。

 

作为一门传统行业,土木建筑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在中国,对一般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技术的积累,也不过花了十几年时间就提升到与日、欧美相当的水准,部分种类项目的施工设计甚至走在世界的前列,以至于我们甚至被世界冠名为“基建狂魔”的称号。所以做土木类工程关键并不是哪里的人才比较优秀或聪明,主要是有没有大量的工程让当地的产、官、学有实习、精练、上达的机会。因此,做工程的技术人员还是应该多注意实际项目经验的积累。

 

另外,现代化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硬实力在于机械和装备。随着各大国有总承包商已有足够的资金购买从前来说相对为昂贵的机具,也因之能掌握机械化与现代化施工作业的精髓。外国厂商在这方面,已没有优势。但是对于综合管理(价值效率、质量控制、 安全环保)这样的软实力的积累亦不可忽视。随着各国业主在品管、安全环保的要求渐趋严峻,对于一些私人工程,我们的总包、分包以及专业队伍一般而言尚能应付。但某些大型政府工程,就其本质要求需要符合国际标准,那么如何提供国际标准的服务是我们的一大挑战。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工程类的管理人才培养上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和缺口。

 

最后给选择投身于海外工程的工程师一些建议:

首先,把握外派机会,融入当地社会。语言、生活与长期驻留需躬亲,不能认自己是指挥者,仅与中介、代理、本国内派同事以及当地华人打交道,假设自己中国国内母公司声誉或优秀技术即可取得业务。

其次,尊重当地行业成规,要了解土木工程类工作属于非常本土化,技术领先幅度,相较其他科学工艺是很容易被赶上的,不能有超逾维持正常自信心之上的优越感。

第三,东南亚的业者这几年来因有大量的项目机会,加上在地人工低廉的优势,“一带一路”的火热进行以及中国政府主导的工程大部分都提供资金支持。对于当地的建筑市场不论是 BT(建设-移交), BOT(建设-运营-移交)或者PPP(公司合作关系)等项目融资方式,只要带钱进去,都受欢迎。然而付款还本的保证,还需要请对方政府提供;尤其要请他们政府同意特别的招标方式,这对我们建筑商务人才的谈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通英语,懂管理,会融资的建筑商务综合人才也将是一种热门的人才。

 

最后,中国国内建筑工程市场规模虽然旁大,政府强劲的激励措施继续带动建筑业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由于住房的供应过剩,将导致增速的放缓。此外建筑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年轻工程师学习、晋升机会已不若他们前辈,资深工程师如想发挥长才,亦应把握机会到国外。希望今后从事海外工作的同学们能够更上一层楼,为我国建筑行业“走出国门”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